《世界临床药物》
当你见到一只高约16英尺、重25吨的大拇指奇迹般地屹立在大街上,你一定会赞叹不已。然而,在意大利的卡拉拉城,这种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得栩栩如生的大拇指随处可见,不足为奇。
卡拉拉是意大利中北部的一个小城,位于阿普亚内阿尔卑斯山山麓,西距利古里亚海5公里。
这里盛产大约50种色彩斑斓、光泽各异的名贵大理石,尤以纯白、淡绿、米色者为佳。
卡拉拉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处有225个大大小小的采石场。在托斯卡纳采石场,仅1981年就开采大理石130万吨。卡拉拉是当地的经济中心,人口70,000,而成天与大理石打交道的就有18,000人,
被誉为世界著名的大理石之都。
卡拉拉大理石的开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就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这位独裁者曾夸口说:“我发现了用砖块建造的罗马城,在我去世之前我要用大理石为她裹身。”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古罗马广场、图拉真圆柱、万神殿以及其他一些建筑物都采用了这种优质名贵的大理石。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锡耶纳大教堂、比萨斜塔、圣·彼得罗广场的人行道,在苏联列宁格勒文化宫,在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以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和阿尔伯特纪念堂的楼梯,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举世闻名的大理石。
地处沙漠的许多阿拉伯石油生产国把冷白色的大理石当作豪华、富贵的象征,卡拉拉城附近的个采石场目前有50%的石料运往这些国家。
卡拉拉产的大理石不但是建筑的良材,而且是雕像的好料,长期以来,颇受艺术家的青睐,艺术家们无不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用它创造了不朽的《大卫》凶猛的《摩西》以及庄重的《哀悼基督》这样一些流芳百世的杰作。
至今,安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陈列馆圆形大厅中的《大卫》雕像仍以朴素的古典美吸引着无数的参观者,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来此欣赏这件艺术珍品。
可是,你可曾想到,当时年仅26岁的米氏在公元1501年9月的一个黎明着手雕刻《大卫》时,他所采用的却是另一位雕刻家几年前雕坏丢弃了的废料!那么,是什么缔造了这个胜过神话的“传奇人物”呢?是艺术家不可思议的天赋与这种神奇的大理石微妙的结合!意大利现代“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拜雷狄,一次在旅行途中巧遇一辆1953年生产的菲亚特轿车,他花钱租了下来,把它开到卡拉拉的石料制作工场,用大理石进行仿制。据说菲亚特汽车公司的一位副经理买下这件作品,也许是用来作为该公司的标志和不会腐烂的广告吧。
充满艺术气息的卡拉拉城并非全都是美好的。锯石厂的那种持续不断的噪声就能证明这一点。这里的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开采大理石更需付出肉体以至于生命作为代价,古老的、悲哀的号角声传报着采石工人伤亡的噩耗。一个在采石场干了28年的领班人伦那多回忆道:“我22岁时第一次看到我们木橇运石队死了一个人。缆绳断了,他被木橇碾死了。”谈到凄惨的号角声,他说:“听到这可怕的声音,男人们放下工具,都往山下跑,村里的妇女失声恸哭,都焦急地打听是谁遭了厄运,是谁的丈夫、儿子或未婚夫。她们在山脚下等待,当男人们走过街道时,所能听到的只有靴子踩在地上的嚓嚓声…”
如今,木橇渐渐淘汰了,事故也相应减少了。安全制度规定采石工要穿有钉的靴子,戴上安全帽,在锯石厂工作的必须戴面罩。但这些措施往往被忽视。一个采石场主说:“钢盔?对付一块五、六吨重的石头,顶啥用!”开办一个采石场要花费30至40万美元,可又有谁能断定这不是冒险呢?倘若岩层断裂,那么这些大理石便成为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
卡拉拉虽然闪烁着与米开朗琪罗的名声相联系的艺术光环,然而真正可用作雕刻材料的大理石却很有限。90%的大理石被锯成块料,用作建材或墓碑。余下的大部分用来做圆柱、栏杆或建筑物装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艺术家买不起上等的大理石。一位雕刻家沮丧地说:“由于上等大理石每立方售价3,000美元,我们买不起,因此这些宝贝反而成为铺设室内地面的材料。”
上一篇:狗狗眼中的世界长怎样用7张插图让你能够更靠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