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临床药物》
0 引言
烧伤是最痛苦的创伤之一,烧伤容易导致创面感染,深部神经、血管损伤,肌腱、骨质外露,临床上往往采用清创换药的方法,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但在烧伤病人换药时,由于烧伤面积大,换药时间长,多数情况下需要边清洗创面边进行换药。
清洗创面(Wound Surface,WS)为清创术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清创术的第一步,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清创效果不佳而引起创面感染率上升,从而引起截肢、败血症等,严重患者甚至引起死亡,该步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常规的清洗方法主要是倒水清洗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创面,但是不能有效清除伤口微生物、异物以及坏死组织;清洗时间长而延误治疗;使用清洗液较多而增加医疗成本等诸多缺憾。
1 新型创面清洗机的功能
清创本质上也是一种创伤,因此在进行清创术时必须保护好开放的创口,尽量减少伤口的暴露时间,使细胞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再次创伤。现有的清创设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清洗和换药相对独立,增加了换药时间和开放性伤口暴露时间;清洗功能单一,仅仅实现了水“清”的功能,并未实现药品“清”的功能;清洗过程没有解放医生的双手,有再次接触感染的可能。因此,笔者研制了一种新型创面清创机。该清创机能够随时移动,采用脚踏板控制出水口,解放了医生的双手,利用增压泵及电磁阀实现水流、药物的射出,完成创面清洗。该创面清创机使清洗过程缩短,冲击的生理盐水等药物有利于清除异物和细菌,与清水共同作用使得换药视野始终保持清晰、洁净状态。
2 创面清洗机的结构
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由控制系统、电路系统、清洗系统、防护系统、废液回收系统五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的结构框图
2.1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的核心,控制系统接受外部输入信号,通过控制指令传输给电器系统及清洗系统。图中由三套控制系统组成,每一个控制系统控制一个出水口,可以放置清水、生理盐水及药液等。每一个控制系统通过踩踏板进行控制,当踩下踩踏板时,通过电路系统将信号传递给增压泵,进而控制出水口,每一个踏板单独控制一个出水口,进而达到对创面清洗的作用。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3D模型
其中F为废液回收系统,回收清洗创伤后的清水、药液等;D为三个存储箱,分别存储清水、生理盐水及药液;E为进水口,分别向三个存储箱中存入清水、药业等清洗创面所需药品;C为出水口,当有创伤患者时进行创面清洗时,出水口流出清水、药液等进行创面清洗,并且在出水口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喷嘴,如雾状、柱状以及莲蓬状,可以根据伤口类型进行不同的选择;B为冲洗创伤时的存水槽,暂存患者创面清洗后的液体;G为脚踩踏板,即控制系统,当有患者需要进行创面清洗时,医生脚踩踏板,控制出水口出水,解放医生双手,无需用双手进行清洗系统的开启,避免二次消毒延长换药时间造成二次感染;A为防护系统,当C出水口对患者进行创面清洗时,防护系统的挡板会升起,防止清水、药液等飞溅,造成对旁边放置药品的污染。
以单独一套控制系统为例,在出水口安装增压泵,如图3所示,通电后,踩下脚踏板,增压泵开始工作,存储箱中压力会逐渐上升,将存储箱中的水、清洗液及药品引出出水口,保证液体通过增压流出实现创面清洗。
图3 增压泵与出水管连接示意图
当使用该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时,只需接通接线盒,对增压泵进行通电,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就可进入工作状态,快速、方便。
2.2 电气系统
新型医用创面清创机的电气系统如图4所示,其中QS为断路器,FU、FU2为熔断器,SE为按钮,即新型医用创面清洗机的脚踏板,SE1为脚踏板G1,SE2为脚踏板G2,SE3为脚踏板G3,M为电极,即增压泵电机,KM分别表示接触器触点与接触器线圈,ABC表示三相交流电源。
电气系统连接了控制系统与清洗系统,该电气系统采用点动控制,当患者需要进行创面清洗时,接通三相电,医生脚踩踏板即所对应的的启动按钮SE,所对应的接触线圈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对应的增压泵中电机M启动运行,相应的出水口得以出水,对患者患处进行清洗。
上一篇:第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
下一篇:没有了